English

不忘国情 牢记责任 开拓创新

1999-07-08 来源:光明日报 曾庆红 我有话说

编者按自1996年以来,中共中央组织部曾先后组织三期青年专家国情考察团赴安徽、江苏、四川、青海进行国情考察。今年4月24日至5月4日,中组部第四期国情考察团赴贵州省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活动。5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曾庆红同志在中南海与第四期青年专家国情考察团成员座谈,并发表了讲话。讲话在青年专家及知识分子工作部门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本报征得有关部门同意,现将曾庆红同志讲话予以发表。

4月24日至5月4日,第四期青年专家国情考察团赴贵州进行了10天的考察。这次考察时间虽然不长,但大家收获很大。正像同志们在自己改编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歌词中所唱的那样:“国情考察硕果累,感受深,印象美”。总的看,这次考察活动是成功的,达到了接触实际、了解国情、坚定信念,“见人、见物、见精神”的目的。大家的主要收获是否可以概括为这样几点:

一是加深了对国情的了解。这次考察,大家一路奔波,昼夜兼程,十天时间走了贵州五个地市,行程两千多公里。大家通过参观工厂、农村、学校、科研院所,广泛接触省、地、县、乡、村各级干部和各族群众,听取各方面的介绍,既目睹了贵州省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发生的深刻变化,又看到了当前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对贵州省情乃至国情的了解。二是增进了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虽然不少专家出身农民家庭,但毕竟离开农村一段时间了。通过这次对紫云县、罗甸县等贫困山区的考察,大家在心灵上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和净化。听说同志们沿途慷慨解囊,几次捐款捐物,甚至把带的午餐也捐给了贫困群众,自己饿着肚子。有的同志讲有“三个没想到”:一没想到还有这么贫困、这么落后的地方;二没想到在那么恶劣的生存条件下,群众改天换地的积极性还那么高;三没想到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得这么好。三是明确了肩负的历史使命。这次考察中,同志们既为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苦干实干,创造美好未来的精神所感动,也为贵州巨大的发展潜力所鼓舞,从而增强了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而努力奋斗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正如同志们所说,这次考察通过“见人、见物、见精神”,达到了“明事、明理、明责任”的目的。在离开贵州前,大家都欣然地接受了贵州省委、省政府颁发的“科教顾问”聘书,有的同志还主动提出要做贵州在册的“特聘教授”,无私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还有的同志表示:愿意做贵州人民需要做的任何事情,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报酬。四是坚定了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在这次考察中,大家访老红军,走长征路,过赤水河,参观遵义会议旧址,瞻仰红军烈士墓,学习红军精神,进一步加深了对五四运动以来党领导人民争取社会进步和推动历史前进奋斗历程的了解,加深了对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的理解,更加坚定了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实践证明,这样的考察是青年专家了解国情、接触实际、开阔视野、成才创业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培养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决策的重要举措。今后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把青年专家国情考察活动搞得更好更有效。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大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代青年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就必须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党和人民所需要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胡锦涛同志在五四运动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对青年提出了四点要求:坚定理想,服务人民;深入群众,投身实践;勤奋学习,勇于创造;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国青年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各位都是各自专业领域中的学术、技术带头人,也是我国广大青年的优秀代表,应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方面做表率。为了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统一”和胡锦涛同志的“四点要求”,我向青年专家同志们提三点希望:

第一,时刻不忘国情。我们的基本国情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三大报告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和阐发了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们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根据十五大精神把这一结论写进了宪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简单地说就是不发达阶段。它的主要特征,邓小平同志概括为“国家大,人口多,底子薄,只有长期奋斗才能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认识这种不发达,就是为了通过艰苦奋斗,改变这种落后状况。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单就扶贫工作来讲,我国的贫困人口已从1978年的2.4亿,减少到去年的4000万。这次到贵州的考察,只能说是对国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或者说是初步的了解。今后还要不断地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了解社会,加深对国情的认识,想问题、办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最大的国情。因为,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石,是我们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科学依据,也是我们正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所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之一。

第二,永远牢记责任。当代青年的责任是什么?就是为实现下世纪的中华民族的腾飞,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前十年,我们要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再翻一番,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即到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时,我国经济将有更大发展,各项制度将更加完善;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即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将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我注意到,参加这次考察活动的青年专家平均年龄37岁,最大的43岁,最小的只有31岁。正是江泽民总书记所说的“风华正茂、思维敏捷”,最容易有“重要发现和发明”的时期。未来的几十年,将是你们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施展才华、大有作为的时期。希望同志们一定要认清国情,牢记责任,努力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不断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第三,继续开拓创新。5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原中顾委常委、国务委员、86岁高龄的张劲夫同志撰写的纪念文章《请历史记住他们》。文章回忆了钱学森、钱三强、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家当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我们国力和科研力量不强、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研制“两弹一星”的历程和动人事迹,读后感人肺腑。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正经历一场全球性的新科技革命,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我们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希望你们继续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传统和创业精神,刻苦钻研,无私奉献,戒骄戒躁,勇于创新,积极投身创新实践,努力提高创新能力,勇攀科技高峰,为祖国的强盛和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这里,我还要强调一点,不仅要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干部之家、党员之家,也要建设成为知识分子之家。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我们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这支队伍应当是包括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干部、科学技术干部和其他战线干部组成的一支宏大队伍。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要“三支队伍”一起抓,并要求中组部直接联系一批杰出专家。几年来,中组部按照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的这种战略构想,把建设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作为新时期党的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与专家广交朋友、指导协调地方和部委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办了不少实事。比如,安排老专家携配偶休假,举办党员专家邓小平理论研究班,组织青年专家国情考察活动;再比如,为在京的两院院士和部分老专家改善了医疗条件,为一部分收入偏低的离退休老专家发放生活补贴等。这些活动和工作深受专家们的欢迎,也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但是,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的工作也有不适应的地方,距离党中央的要求和科技工作者的期望还有差距。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和讲政治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意义,树立科技和人才意识,切实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希望中组部知工办和地方党委组织部门,要同政府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与知识分子的联系,主动为他们服务,不断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科技人才培养工作的新思路和新办法,努力开创知识分子工作的新局面。

最后,我还衷心希望青年专家以及广大专家朋友,真正把组织部当成自己的家,有空常回“家”看一看,谈谈心,为我们做好党的知识分子工作多提意见,多献良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